站点合作欢迎联系站长!!

济南全市停车一张网,停车统一支付系统 逐步实现“一网通管”“无感支付”

清晨八点,上班族李明开车驶入济南市中心。过去,他总得提前半小时出门寻找车位,而今天手机轻轻一震,屏幕弹出提示:“经二路停车场剩余车位15个,导航前往”。他轻点确认,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线——这一幕,正成为越来越多济南车主的日常体验。

2025年4月17日,济南市城管局局长董庆哲在“打造温暖城管优化营商环境”新闻发布会上宣布:济南将搭建停车统一支付系统,打通与各经营主体的数据通道、支付通道,逐步实现全市停车资源 “一网通管”“无感支付”13。这项举措标志着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迈出关键一步,市民停车体验即将迎来根本性改变。

图片[1]-济南全市停车一张网,停车统一支付系统 逐步实现“一网通管”“无感支付”-停车技术员

01 三年规划,“全市一个停车场”从愿景照进现实

济南的停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。早在2025年1月市人大会议上,市长于海田就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首次提出打造 “全市一个停车场”综合服务平台的战略目标67。四个月后,这一愿景终于进入实施阶段。

根据济南市城管局公布的实施路径,平台建设将分三步走:

  • 数据整合阶段:分区分类推动全市停车设施数据联网接入,打破停车场间的“信息孤岛”24
  • 系统构建阶段:改造升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,搭建统一支付系统
  • 全面应用阶段:实现停车资源“一网通管”和“无感支付”的常态化运营

这一平台的核心功能直击市民痛点:

  • 车位实时导航:市民通过手机APP可查看周边空闲车位
  • 无感支付:离场自动扣费,告别排队缴费7
  • 资源统筹:平台将连接商业、社区、路侧等各类停车设施,实现全市车位“一盘棋”调度5

济南市城管局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,此次改革将采用 “分区分类”策略推进4。不同区域、不同类型的停车场将制定差异化接入方案,确保全市693条背街小巷改造与停车资源整合同步推进2。

02 技术赋能,智慧大脑如何运转

“全市停车一张网”背后,是多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。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,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实时采集车位状态数据,并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集中处理8。

这一智慧系统具备三大技术特色:

  • 智能预测: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不同时段、区域的停车需求峰值,提前调配资源
  • 动态引导:通过路面电子屏和APP推送实时车位信息,减少“巡泊”交通量
  • 无感通行:融合车牌识别和移动支付,实现“抬杆即走”的流畅体验

参照深圳、上海等城市的实践经验,济南平台还将引入智能停车辅助设备6。车位引导灯在车辆接近时自动亮起,显示空位位置;电子收费机配备故障自检功能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该平台将与城市运行、综合治理、应急安全系统连通衔接7。在极端天气或突发事件时,停车场数据可即时接入应急管理系统,为救援调度提供支持。

03 温暖城管,柔性治理的新范式

停车改革只是济南城市管理转型的缩影。在“打造温暖城管”理念下,济南市创新推出 “721”工作法”1:

  • 70%的问题通过服务解决
  • 20%的问题通过管理解决
  • 仅10%的问题需执法介入

这种柔性治理思维同样体现在停车管理改革中。济南市城管局明确表示将推行 “四张清单”制度——对不予处罚、减轻处罚、从轻处罚、从重处罚四种情形进行分类规范1。对首次轻微违停行为,将以“警示告知”替代罚款,体现执法温度。

针对背街小巷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,济南创新建立“圆桌协商”机制1。邀请人大代表、社区居民、商户代表共同参与,寻找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。2025年启动的新一轮背街小巷治理行动中,全市693条窄巷将按达标、精细、精品三类标准改造4,同步优化停车资源配置。

04 城市织补,停车网络与民生工程协同推进

停车网络的建设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与济南整体城市更新紧密联动。在照亮市民回家路方面,城管局开展专项行动,确保:

  • 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亮灯率≥98.5%
  • 市区重要路段亮灯率≥99%
  • 设施综合完好率≥96%35

为解决“如厕难”问题,济南新增30座24小时开放公厕4;在背街小巷治理中创新推出 “错时保洁法”——夜间机械化全覆盖清扫,白天快速捡拾,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影响4。

更细微处的改变正在发生。针对群众“家门口”的空间,济南推进 “微空间四步改造法”4:

  1. 推进“微整形”改善街道面貌
  2. 畅通“微循环”优化步行网络
  3. 建设“微场地”增加休憩空间
  4. 优化“微服务”完善便民设施

这些举措与停车系统升级相辅相成,共同织就宜居城市网络。

05 挑战与未来,智慧泉城的下一站

随着平台建设的深入,济南也面临多重挑战。最大的难题在于数据整合——如何协调商业综合体、住宅小区、路侧停车等不同主体的数据接入标准。此外,支付系统兼容性、网络安全防护、老年人使用门槛等问题也需破解8。

济南的应对策略是“边建设边优化”。初期在中心城区试点运行,后期逐步推广至全市范围。技术团队将建立持续迭代机制,根据用户反馈优化平台功能。

未来该平台将纳入济南数字社会建设大框架。作为国家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候选城市,济南正加快构建市、区县、街镇三级数字中枢7。停车数据将与城市运行、应急响应等系统深度融合,为智慧城市提供底层支持。

在更广阔的视野中,济南的探索具有示范意义。随着平台建设推进,济南或将成为中等规模城市破解“停车难”的样板。这种“全市一个停车场”的模式,为正在经历城镇化阵痛的中国城市提供了新思路。


当夜幕降临,泉城广场周边车流渐密。上班族王女士驶离写字楼时,道闸自动抬起,手机显示“本次停车费12元已无感支付”。她不知道的是,此刻系统正将车位数据传送至城市交通大脑,为半小时后剧院散场高峰预调车位资源。

城市进化的本质不在技术炫目,而在于让每个穿行其间的人,在细微处感受尊严与便利。济南的停车改革,正悄然改变着城市脉动的节奏。当693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、无感支付覆盖全城,我们终将读懂:所谓智慧城市,不过是让每个归家的人,少等一盏红灯,多一分从容。


对接申请

图片[2]-济南全市停车一张网,停车统一支付系统 逐步实现“一网通管”“无感支付”-停车技术员

█▓▒░ 请注意:下方部分收费资源可参与限时免费活动,参与位置在文章顶部,欢迎积极参与!!! ░▒▓█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